漫无止境的八月结束了,有三周没有写周报了。本来这周的周报也大概是不会写的。大概是暑期在校的生活总归也就是吃饭睡觉敲代码跑步打游戏,而让人兴奋的和@研冰呆在一块的时间则属于不想写在这里公开给大家看的那一类经历。
真正让我想到一定要写点的什么的东西,是一部剧——准确地说,是一部我还没看完但是不得不停下的剧。前些天在公众号三号厅检票员工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咋吵成这样》
https://mp.weixin.qq.com/s/nKjeQB_22VgBSB7RRM4OmA
在里面讨论了一部最近很火的美国主旋律影片《壮志凌云2》。一方面有些人质疑国内有些影评人双标,总是吹捧国外的主旋律影片而贬低国内的主旋律影片,这篇文章算是一次柔韧但有力的回击。于是借此机会,我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源,把《壮志凌云》《壮志凌云2》以及评论区里面提到的国内评价很好的主旋律片子《士兵突击》看了。
《壮志凌云》和《壮志凌云2》是两部相似度极高的片子,几乎可以说《壮志凌云2》几乎在剧情元素上就是照搬(致敬)了《壮志凌云》。都说真正的军迷是看不得《壮志凌云2》的,F-14把两架su57干下来的剧情对于我来说还可以接受,但是要是座位上是一个狂热军迷,可能就要看喷了。
但其实让我看了一半看不下去的剧是《士兵突击》,因为太沉重了。昨天看到第十五集,晚上有点睡不着觉,就和@研冰聊了聊看到现在的感受。后来和@研冰说我得写写到现在的这半部剧(一共三十集),她说你确实得写写。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到目前为止我看这部剧的心情的话,那就是一个字“拧”,这部剧太现实,太拧了。
我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描述起这部剧“拧”的地方,因为这部剧从头到尾“拧”得无处不在。就从最开始的征兵那里说起,从主角许三多的家庭环境说起吧。许三多的父亲养了三个儿子,培养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送去当兵,只不过前两个儿子体检都没选上。他图的是当兵的福利,退伍复员之后能够在城镇里分配一个工作,这样一家人就能所谓走出农村摆脱贫困了。他和儿子的关系就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农民父子关系,而且还是老实而愚昧的那种。父亲打骂儿子,管教约束儿子,但是儿子们却已经被打怕骂怕,变得极度内向和自卑。
征兵这几集,有两个场景让人很难过,一个是为了自家孩子能被选上,家长们都去麻烦村里的老师,让他替他们写入伍原因。当许三多的老师写完之后把纸一撕,头也不回就上楼去,撩了一句话下来:“你们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把我的学生抢走了。”还有一个场景是许三多最终被征走的场景,父亲在饭桌上没让许三多应一句话,全把班长的话接了,班长很生气,最后威胁如果不让他单独谈谈就离开。等到单独和许三多聊天的时候才发现,他其实更适合念高中考大学而不是去军营。然而家长们都在为小孩做着决定,没有人考虑过这些孩子自己的感受或者真正的长处。而最后班长把许三多征走的原因,只是他不忍心许三多再被他父亲打骂羞辱。
类似的剧情在《士兵突击》里面比比皆是,许三多到军营里面之后,这样的事情就更多了。这些军人是战友,但也是彼此的竞争对手。他们会嫌弃弱小者,会害怕别人拖后腿,会有自己的小心思,然后又在道德感的约束下不忍心看到他人落难。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做两难的抉择,而在牺牲自己的那个选择背后,就只有那一点说起来也很虚幻的所谓荣誉感和道德奖励。
我对@研冰说,和《壮志凌云》里面那种在沙滩排球里面建立起来的团队协作不同,《士兵突击》的团结是在痛苦的熔炉里面被铸造成型的。这可能跟影片的浪漫主义或者现实主义的倾向有点关系,我说不清。《士兵突击》里面充满了战士与战士之间痛苦的磨合,而在他们刚刚彼此认同互为手足的时候,又一定要把他们痛苦地拆散。
在军营,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战士唯一释放自己情绪的地方就只有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很多情绪,战友和指导员只能是用一些大词去应付着,那些没有被正确应对的情绪全都拧在心里。有些人的心理变得扭曲了,有些人的信仰变得空洞了,更多人想不清楚自己该何去何从,而只能自己说服自己留在军营。在网易云的电视剧原声带下面的评论里找到了大家都认同的全剧最闪光的一段剧情——即将退伍的班长史今去北京看了一眼天安门,在吉普车里哭的泣不成声(最有名的台词“都说保卫祖国,保卫北京,这北京什么样,都还不知道呢”)。
我觉得这电视剧有一种《平凡的世界》那样的无言的沉重,个人感觉是一种非常“中国”式的压抑。在这种非常写实的情感下,所有的伟光正的大词全都失色了,它们就像是最开始征兵那张语文老师写完让男孩们背诵的志愿书一样,变成了办法去理解,没有办法去感受的东西。在这里所有人的动机都还原为了最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他们互相亏欠着,互相还着彼此的情感的债的关系。是一种中国式的背负,背负了家庭,背负了传统,背负了战友和下属。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背上了这些,红三连五班,他们才是被亏欠的一方,却还要被班长训“对不对得起身上的军装”。甚至班长训他们的时候,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过去,因为他不知道脱下军装,他该怎么活。
《士兵突击》里面灵魂拧成一团的战士们不会不懂得这些,在这几个角色身上我看到了迷茫和不知所措,迷茫之下对仅有的那些训练目标、荣誉感救命稻草一般的灵魂追求。人如果被轻易地“激”起,只能算是还不够成熟,我已经听不得什么“化悲愤为力量”。“化悲愤为力量”是糊弄小孩的话,这俩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等号。一种故事般的自驱力消失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理想”这个词已经被祛魅,而我不再自我感动。想不清楚人把自己的灵魂铸造成外界所要求的那般并强迫自己去认同这种铸造算是一种获得还是一种丢失,还是二者都有。或许在复杂的社会里面也没有人能真正划清纯粹和愚昧的界限。
也许很多人会说这就是成长,也有很多人确实以此励志。我在网易云的评论里就看到很多人在刷自己看了《士兵突击》之后如何如何在漫漫考学生涯中迈向高峰,又或者对军营产生了怎么样的向往。但是我现在说不清这些到底是成长还是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在我自己身上,我感觉到了一种来自昔日价值的感召,但是我已本能地抗拒。
《士兵突击》和近年来被批评的主旋律大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落点全在一个塑造、刻画真实的许三多身上,它完全没有伟光正的包袱。就像是三号厅检票员工在《咋吵成这样》里面写的那样:
意识形态在故事里可能就只是一个被带过的动机,一次非常隐性的展示,相比来说占据更大篇幅的是一些非常普世的、可以被全世界观众共情理解的人类精神和情感。
前者就像是肉馅,后者是面皮,整个片子就像是包饺子,而且是包裹了一层又一层,让你根本反应不过来,也猜不到里面的肉馅是什么,就吃完了。……更多时候是不经意和无言的,每一次飞行的时候,你完全可以从阿汤哥的那双眼睛里感受到那种热爱。
而对天空的爱和珍惜,这是完全超越民族性的东西,你即使是这辈子没见过战斗机的人,只要你有过对天空向往的时刻,你就很难不被打动。……说白了,征兵宣传片不会让人着迷,毕竟大家一定都更爱自己国家,但上面这些东西会,用上面的这些层层裹住意识形态的肉馅,就是能让人心甘情愿张口。
你说我们有过这种片子吗,其实也能算是有的。早年《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都有类似的尝试。
包括我前年夸过陈可辛的《夺冠》,虽然这部片也有很多批评,但我依旧认为它是目前主旋律优先的大环境下,最接近这一点的一部主旋律国产片了。
套到上面那三个点简单来说,首先它是主旋律,但拍的是一种体育精神,是一种人本能的热爱。
女排精神最终也落在了民族荣誉,但整个过程就是拍郎平这一个人,是一个个体在一次次风波中的起伏。
虽然这些东西最终包裹的,都是民族荣誉,家国情感这些主旋律的东西,但就是比另外绝大部分主旋律好看,能让人下咽。
个人认为,《战狼》系列和《红海行动》是披着爱国皮的美国式的英雄片,是在内地拍不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片子或血腥镜头过多的片子的审查环境下被迫的选择,有点不三不四。
最后说说暑假做了什么事情,假期的计划应该算是完成六成左右,线上交流项目很水,抱着大腿拿了一个A,实验室的项目做了很多但是 这两天碰见了一些不太好的实验结果,估计还要调整,大多数买回来的书都没有看。不过,计划之外也做了很多事,自己学了元学习、gazebo和ROS的基本操作、YOLO网络的基本结构、基于深度相机的SLAM建图算法,另外了解了三维的卷积网络以及残差网络。
感觉到有些遗憾的是基本没有怎么提笔画画了,偏文的书也看的少了,所以周报拖延至今采写2333333。
今天下午在阳台上看完了《单向街》,说实话有点没看懂。@研冰说《单向街》很意识流,我深有同感。在一本书里面的还有一些其他本雅明的文章比如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接下来也打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