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六周周报
从寒假一开始搭建好博客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而我的周报也写到了第六份。下周就要准备返校了(寒假过得真的是快啊),事情会比较多,所以本周的周报提早到周五来发(另一个原因是本周前几天输入的内容确实挺多的),下周也会挑返校前比较空闲的时间来写。
首先简单总结一下这周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吧!正式开始收听APP“小宇宙”当中的广播节目;继续关注消费主义这个话题,获取了多方面的看法;和家人去爬大罗山;结束了《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的阅读和郑烇老师录播课的学习。
这几天思考的主线是延续上一周的《消费社会》这本书。我仍然对消费主义这个话题有很大兴趣,尤其是对于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消费与消费主义有比较大的求解的兴趣。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愈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讨论的空间非常非常广阔。小宇宙这个播客收听的APP提供了很多不同学科和行业的人对于热点议题的相关话题的讨论,我也从他们的讨论当中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我收听了一些科技的节目,一些商业投资的节目和一些直接对消费主义相关议题进行社会学探讨的节目。有的时候一个节目的探讨中心不在消费主义上,而是某种特定的消费,比如说“小确幸”消费,比如说“健身”相关的消费,比如说“休闲生活”相关的消费;有的时候纯粹只是听一些商业评论员漫谈硅谷的一些科技公司的新点子新服务。当我没有直接站在消费主义的批判面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信息对我理解所谓“消费主义创造需求”当中的“创造”一词很有帮助。为什么是“创造”(发明)而非“发现”?这些需求的源头究竟是什么?以及至少我发现社会学家在批判消费主义的时候和投资人研究人们消费心理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而把责任全部推到这些所谓的“资本家”身上,把所有的问题归咎到钱与欲望的范畴里,恐怕显得武断。
刚刚写完前面这一段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实在是一片混乱。有很多思绪同时涌现出来,甚至还想到了一些电影的台词(后面会提到),我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线索来串连起我碎片一样的思绪。
先用一段话来开个头吧。
@学院派Academic 的B站动态:https://t.bilibili.com/394028369979691753
商科教授认为消费主义是他们这个学科所追求的极致,因为它带来了最大化的效益可能,以及无穷尽的科技和商业实践上的创新,并把市场主动权交给了用户。学金融和经济的教授认为,消费主义是现代经济体制最强有力的推进器,是现代社会所有交易和流通的底层逻辑,是所有国家都在刺激和鼓励的行为,没有消费主义的刺激,人类经济的停滞会带来巨大的恶果。最起码大量失业的结果你就承受不起。然而,教批判理论的教授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对底层的物化,是磨削人类主体性和自由意志的结构化恶行,是叔本华所说的“欲望钟摆”的具象化。最终在艺术上也将导向纯粹地对过去事物的模拟,即“复古风潮”,而缺少了往前的创新。
本来以为这已经够了,因为两面的观点都有了。结果我又问了个社会学教授,他就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无意识的社会组织形态,起因于技术革命解放了大量基础劳动力,充盈了时尚和媒体行业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最终昌盛于二战后社会身份重塑所带来的对新身份的需求,它具有极强的技术和社会语境。他还推荐我找了个进化心理学学者,他又和我讲了许多关于物质主义的进化基础、囤积症的心理学解释和不安全感研究的量化分析和实验结果,特别是关于早期人类的交换和消费历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把马尔库塞认为的消费主义之“现代性”特权属性解构了。
消费主义这个话题直接与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挂钩,有无数的大佬学者在研究它是怎么形成怎么发生,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每一个问题单独拎出来解释清楚我看都能拿几个博士学位了。我知道对于我而言其实根本没有精力去研读这么多学科的内容,我所能够做的仅仅是在一些消费的实例里面,去想想当下的个体在某些领域中的现状。
在这里先推荐一个B站up主做的视频(是一B位好友推荐给我看的):
@智能路障 **消费主义是如何对年轻人进行欺骗与洗脑的?【围炉夜话】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p4y1U7fp
我觉得上面这个视频很好地概括了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主旨,并且也回应了一些比较朴素的观点和问题比如说“只要够穷,消费主义就与我无关”“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就不会落入消费主义陷阱”“时尚是消费主义吗”等等。不过我觉得up主在评论区里面的言论也有些许矛盾(但不影响主旨),这更见消费主义在生活中渗透之深,如果不仔细去捋一捋,很可能察觉不到。
听了也看了很多观点,旧的疑问被解决的同时我冒出来一些新的疑惑,但我暂时没有找到特别贴的一些回答,所以我想自己思考以下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个是,我们如何判断一个项目创造了伟大的产品(服务)还是消费主义陷阱,或者是噱头?第二个是,“幸福感”等很多抽象的词,多大程度上是商家定义的?我们多大程度上应该为这种东西付费?第三个是,消费社会里事物都在向表面和显现“滑落”,那么在众多“滑落”之中,是否存在着“爬升”?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我之所以会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在小宇宙的广播节目中听了一些从事商业的人(尤其是科技投资人)对于一些公司的服务的看法。当他们在讨论某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我常常听到的是“这款产品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而不是像消费主义批判者所谓的“他们凭空创造了需求给消费者”。投资者们其实很清晰地意识到一些产品背后的意义(消费者究竟为什么而付了钱)。比如说钻石,本身元素并不稀有,而且还很容易人造,人造的钻石比天然的还更完美,所以消费者买的不是稀有,也不是爱情和浪漫,而是在婚姻中“即使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也愿意为另一半付出大量金钱的信用背书。又比如说对于某个“知识付费”和在线成人教育应用,节目里也非常直截了当的说“主打的还是人群的焦虑心理,如果不能转型,恐难长久”。
Google提供了众多伟大的服务,Apple创造了众多伟大的产品。我们在评价这两家公司主要业务的时候并不会像我们评价拼多多、直播带货和电商的凑满减游戏一样直接联想到消费主义。因为他们的业务确实和拼多多这种类型的相去甚远,也离那种张扬的消费主义有一定距离(或许是他们并不是直接与钱、商品打交道)。Google依靠众多商业广告大赚,Apple则在科技感与艺术感的结合中成功收取了消费者的高溢价。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样的公司理应赚大钱,因为他们都有推动历史进程的划时代产品(服务)。但或许仅仅这么说还不够完全。从另一个方面讲,我对这些公司抱有好感也跟他们的产品(服务)满足的需求主要是向外的而不是向内的有关。暂时找不到比较合适的词来表达,只好用“向外”“向内”这样很不专业且不准确的词来表达我的意思。我感觉有一种产品是向内索取的,它向人索取人生活的一部分,希望人能够出让这一部分生活而自己能够替代进去。而人在提升效率(分工更加明确了)的同时生活本身被这些产品(服务)“肢解”。而向外那种类型的产品(服务)更多的作为一种工具,提升效率的同时并不要求人放弃对这一部分生活的掌控权,并开拓出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消费主义和商业的大手并不是简单地像上面的那个问题一样通过“肢解”的方式控制生活,而是通过商品对一些抽象的内涵(幸福、快乐、友情、爱情)进行具象化定义,直接在意识层面影响人的价值观念。一些生活范式的概念被提出,并且希望人将审美、在某些方面的观念等出让给商品和商家的宣传机器,而将自己填充进去,先完成对人的观念的“肢解”,而后完成的对人的生活的“肢解”。人愿意出让这些观念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我可以在这里列举出一些我自己观察到的。第一种是烧钱,通过价格引起人们的尝试兴趣,帮助人们养成某种习惯;第二种是通过一部分人,在社交平台上推广某种概念,进而扩散影响大众;第三种是隐形的广告,这一点鲍德里亚说的不错,广告并不是要你直接去买,而是向你显示某种价值,甚至在电视剧中,商品广告就隐藏在那些的布景当中,告诉你什么是“好生活”;第四种最简单,如果人在某些时候缺少“幸福”“个性”“地位”等认同时,消费某种捆绑上了这些概念的商品就成了方便的填补。
我觉得虽然消费主义的在现代观念中的占有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多数人们还是能够意识到商品与地位、幸福等的关系,而不会完全的滑向物欲化和符号化的人生。所以类似于“小确幸”“精致”“个性化”等新的生活概念应该可以说是消费主义与消费者拉扯的最前线。避开了传统的等级分划,模糊了上下的界限,取而代之以商品化的社交群体、身份认同。这里面有很真挚和纯粹的价值,也有包装完好的各种商品、服务和活动。商家讲好故事,消费者则用钱为自己所认同的故事投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附加值)。消费主义让人觉得不适(甚至痛苦)在买前大概在于官能性丰富和个人购买能力的相对匮乏,加上身份认同和优越感幸福感的一部分被商品定义,更加加重人的匮乏感(各方面的);而在买后,花出去的钱并没有给到持久的满足感与充实感,潮流爆款与噱头在短暂“显现”之后吃灰或者被迭代淘汰,匮乏感很快又会出现。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在这个商品社会当中,消费者一直处于被商家PUA的位置。
有些商品因为垄断的原因让消费者丧失议价的权利,或者通过一些其他的因素让人不得不接受高昂的溢价,这无可奈何。但是由于人价值观念的物化定义而掉入消费主义陷阱这件事情,个体并非是束手无策的。人不能简单地对消费宣称拒绝,也不可以简单地给商品冠上一个正当需求或者说刚需等了事(“买前生产力,买后打游戏”),大概现在的人已经不能清晰地认定自己的需求在什么地方,更何况还有许多“低价格敏感”的商品与服务(美妆、养生等将人的身体商品化的产业,时尚、文化等将人的观念商品化的产业)。“适度”消费,对于正在被商品倾轧的个体而言,“度”也很难把握。有的人选择简单地降低欲望,但纯粹是为了避开消费主义陷阱而降低欲望也很容易陷入空虚。有的人则提出赚多少钱就花多少,这种观点本质上没有解决赚了的钱为了什么而花的问题,消费主义大环境造成的匮乏感也无法解除。
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有一个观点:消费社会不断制造需求的原理在于商品背后的符码操纵。通过宣传机器,商家不断驱动审美、身体、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整体性地“滑向”商品、拜物教和社交外显(当然很可能商家是无意识的,他们可以宣称他们商品满足的是人们新时期的新需求)。因此我向自己提出第三个问题,这种由内涵向“外显”的“滑落”是否有可逆的对应的“爬升”的过程?我猜测,人从一个商品进入,但最终脱离物质存在(两层意思,第一层不依赖于特定商品,第二层不依赖于所有商品)的“爬升”是存在的,但即使存在,相比于“滑落”无疑困难许多。
举一些可能不太恰当和专业的例子,比如现代旅游正在向网红打卡发朋友圈这一行为滑落,向网红旅游攻略的社交“外显”滑落,但在真正的行走过程中,在我们忘掉朋友圈忘掉小红书甚至忘记举起相机手机的一些时刻,我们感受到的山河壮美、都市繁华,或许可以算是一种旅游消费的“爬升”;又比如文化消费也在向书本与知识的符码价值、显现特征滑落,但是当我们不再关注书本腰封上那些博人眼球的文字,不再炫耀自己读了多少(虽然这种虚荣或许可以推着你多读几本),又买了哪个大咖的什么课,顺着内容的脉络去发现和了解一些不曾被提起的名字,这或许也可以算是一种“爬升”。
正是基于此,我会觉得“小确幸”“精致”“个性化”等概念会是消费者和商家拉扯的前线。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要为商家讲的故事眼红,然后交上远超出商品本身的“故事税”。被投喂和肢解不说,当热点概念开始转移,空虚感仍然会留存。但这些被绑架的理念本身确实不赖,所以总有人能用“社交货币”交来真朋友,也总有人在摆弄花草之间真正休闲。在这些阵地上,我们必须更加仔细地思考“何为良好生活”。
关于这三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其实也没有特别仔细地想清楚,也感到不完整,写了那么多估计也是漏洞百出吧(笑)
欢迎大家和我讨论!(还是希望听到反驳和其他角度的观点的,说不定以后对这三个问题重新写一遍回答)
本周书摘:
值得类比的是,在当前的司法状况下,以放生为目的或者改善动物福利为目的购买珍稀动物估计是不会从宽的。那么买个媳妇,准备一生一世好好爱她,就应该从宽处理吗?
@罗翔说刑法 我为什么还是主张提高收买妇女儿童罪的刑罚?https://mp.weixin.qq.com/s/UUwTBaeSCU5Rw_fSKNSZMw
I just feel like, women, they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 ve got ambition, and they’ ve got talents, as well as just beauty. I’ 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 m so sick of it! But I’ m… I’ m so lonely!
我只是觉得,女人,有思想,有灵魂,也有正义的心,有野心,有天赋,也有美貌,我讨厌有人说爱是女人最合适的,我受够了!但是,我……我好孤独!
——电影《小妇人》
大部分心怀梦想,怀揣野心的年轻人来到北京,在这大城里蒸干了血汗,最终还是要离开的。只是少有什么文章,什么小说,去讲述这些人的故事。因为不是好故事,里面缺乏热血和激情,以及那种人们永远不会感到厌倦的正能量。北京又不是一座城而已,它是欲望与理想,充满天真和世故,拥有最多的善意最多的慷慨同时也给予最大的薄凉和最大的势利。
每一种对北京的情感都是真实的,每一种对北京的感触是真实的,甚至每一种对北京的叙述也都是真实的。取决于你如何进入这城,也取决你想要在其中找寻什么,以及你在这里找到一种怎样安放自己的生活。这并不容易做到,夜晚来临的时候酒吧和livehouse门口就会挤满年轻人,无论他们在北京的巢穴是几平方还是几百平方米,夜色一旦降临他们就没办法坐得住。
传统作家和网络时代作家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文字和表达上可能差异并不大,但存在状态却有大不同。传统作家是精英式写作,身份和地位来自同业认可,媒体授权。他们用一年时间打磨一篇文章都可以,最后发表在报章杂志上,读者还是会诚惶诚恐拜读。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是那样的人,所以你可以在那样的地方发文;反过来也一样,因为你能在那样的地方发文,越发证明你就是那样的人。
网络时代作家不同,他们不是读者观瞻敬仰的对象,也不是文化上的灯塔或者地标,文字本身就代表文化品位和审美。读者在网络时代作家身上不断找寻两样东西,一样是等时性—虽然大家分散在天南海北,但是共同经历和见证现实事件,大家分享同一时间,需要作家来记录和表达感受;另一样是陪伴,读者和网络时代作家之间彼此平等,和传统作家相比,读者感觉网络时代作家更为亲切,也不把作品视为文艺创作,而是自己日常上网生活的背景音。因为他们其实并不需要阅读,而是需要陪伴。在飞快变化的网络世界里,如果能有那么一两样熟悉的事物始终存在,相伴左右,他们会觉得心安。
所以连更、连载是网络时代作家的基本创作标配,定时定点定量更新是基本职业素养。至于说写什么,写得如何,反倒是没那么重要,不用像传统作家一样,每当发布新作时要面临暴风骤雨一般的评论。人们对瞻仰和陪伴有不同期待,自然也有不同态度。
我花费那么长时间才弄懂其中的道理,如此简单,又如此艰难。传统文学追寻人的意义,追问生活的价值。但网络世界里存在才是最高标准,何种人以何种形式存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各种形式都有可能。你更新,你存在。你今天停更,你明天被遗忘。为什么点赞是社交网络的最基本互动功能,是为了表达善意?是为了表达支持?它是最轻量级的留痕方式,点一下就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人们总喜欢讨论现代性一类的词,讨论反身性与自反性,讨论人的异化。现代性究竟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诸神已逝,无人看顾的现实处境。于是不需要再去猜度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是这副样子背后究竟有什么隐藏的意义和目的。只讨论存在就好,一个存在就是在现实世界激发一点涟漪,然后是涟漪和涟漪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槽边往事》这种相互影响表现为发布文章和随后的留言、点赞、转发。由此吸引来更多读者,然后又产生辩论、攻击和拉黑。我自身作为残暴的网络慈父和叔或是性感的退役空姐菜婶,又或者是高屋建瓴的退休老干部高局,对于不同读者呈现出不同的存在状态,总有一款时时看顾着你。
本周播客推荐(力推小宇宙!APP干净整洁没有广告话题新颖角度丰富)
亚马逊关店潮:一张好评索要卡引发的行业大地震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a4a79bfe5a052d42943460?s=eyJ1IjoiNjIwMWI1NWYyY2JkN2MwMTc2MGQ3MGRhIn0%3D
Flag 倒了又立,如何激活胖罐子身后的沉没成本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199e99cb0b82e1df0ada14?s=eyJ1IjoiNjIwMWI1NWYyY2JkN2MwMTc2MGQ3MGRhIn0%3D
盘点爆火的美国在线教育市场,Stack Overflow被收购、Coursera上市也仅仅是个开始?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c9c5dd43ec14c15e5e9a09?s=eyJ1IjoiNjIwMWI1NWYyY2JkN2MwMTc2MGQ3MGRhIn0%3D
从厕所时光到野奢露营,好好休息为什么这么难?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02288a4675a08411f51cc0?s=eyJ1IjoiNjIwMWI1NWYyY2JkN2MwMTc2MGQ3MGRhIn0%3D
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ee7b0da9807fe2a5a5d6bb?s=eyJ1IjoiNjIwMWI1NWYyY2JkN2MwMTc2MGQ3MGRhIn0%3D
明码标价的幸福感,聊聊小确幸消费主义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cd65e6e0e80c1ac1f2feb9?s=eyJ1IjoiNjIwMWI1NWYyY2JkN2MwMTc2MGQ3MGRhIn0%3D
封面画师:hech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