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人的视角看元宇宙(2022第二周周报
先说点题外话,上一周搭建了个人博客,写了一篇开篇的文章,就当作是第一周的周报了吧。
今天接到疾控中心的许多电话,被告知从杭州回家那天与一位密切接触者同车厢乘车,成了次密接(隔离三天,问题不大)。早上被一辆救护车拉去隔离点,捅了鼻子做了测试,现在在房间里单独隔离着。本来收拾了许多行李,准备是要在隔离点过一个“充实”的生活,现在到了房间里了,在家里那一般摆烂的情绪又冒上心头。暂时没其他事情想做(其实还想画画的啦),就来先写一写本周的周报吧!
本周想聊一聊的话题是一个现在大热的概念——元宇宙。突然之间就很多人开始聊这个概念,而且大家都还一头雾水地在聊。说句实在话,我也是一头雾水,但是禁不住好奇,还是看了一些关于元宇宙的文章,因此也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
有很多知名人士已经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对这个科技概念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各行各业的都有,科技界的大佬还是比较看好这个概念的,而社会科学和哲学家们更喜欢探讨这一还未发生的科技变革会给人类社会体制带来怎样的变化,以及元宇宙会如何改变人类的认知与世界观。
我不是什么专家,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够前沿。但是,虽然站在一个普通人的位置,仅仅看看那些二手、三手的信息(还不乏吹嘘或者低估的成分),我觉得这个话题仍然有很多可以探讨的事情。那么,我也只挑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说说,当然局限于我的目光,能够提供多么有创见的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今天,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非常“未来”的人可能会直接看向元宇宙所谓的终极形态,也就是类似于《黑客帝国》的“矩阵”母体的那种世界;游戏玩家可能会觉得元宇宙更倾向于是《头号玩家》的那种形态;一些吹捧元宇宙概念的人会说,我们现在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元宇宙,有一些产品的理念已经实现了元宇宙的某些构想,比如说《我的世界》《模拟人生》。元宇宙概念的模糊性,一方面给予了它更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滋生了混淆视听的风险。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元宇宙,很可能就像是上个世纪的人看到的会飞的汽车那般图景。未来的元宇宙很可能会以一种无法预见的形态展现出来。
聊到元宇宙,不得不提的是扎克伯格的那场将近80分钟的宣讲会。我对Facebook(应该叫Meta才对了)这个公司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仅对这个宣讲的视频发表一下看法。我看到很多人发表的一句评论是“我现在怀疑扎克伯格是不是3D建模建出来的”。这真的有可能噢(虽然不是全程,但是中间片段应该是有的),这波啊,这波是小扎致敬老黄发布会了。不过这并不是我所关注的重点。我所关注的是,发布会毕竟还是“电影”性质的媒介:特效可以后期去加,光线可以后期渲染,人像可以后期合成——在元宇宙中,这些特效后期,必须实时完成。另外,电影的镜头是定死的,而在扎克伯格的构想当中,元宇宙必须能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细部模拟。所以这些技术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更加贴近“游戏”。
但是经过一卡难求的2021年,元宇宙的硬件支持是否充沛令人怀疑。即使能够买到原价显卡,多少人能够用上3080,3090?即使大家都能用上这么高性能的显卡,头戴式设备的性能又能不能脱离主机的桎梏?这里不仅仅有性能的瓶颈,还有体积的瓶颈、功耗的瓶颈、续航的瓶颈。这些因素受制于底层的物理规律,不会因为上层应用的膨胀而加快多少速度。况且,现在的芯片正处于“牧野定律”中所谓“由通用转向特化”的十年,制程的约束也愈发凸显,更不用说世界上许多地方甚至连3G网络都没有覆盖,技术鸿沟还在不断加大,元宇宙未来究竟是否如扎克伯格所预言的五到十年那般近,恐怕还得打一个问号。
齐泽克前阵子有发过文章“锐评”元宇宙,他认为这是一种所谓的“新封建主义”。按我粗鄙的理解,这大概可以说是行业巨头通过某种垄断,让所有人不得不使用他们的产品,进而在这种垄断之上,形成了某种“剥削”和强夺。从另一个方面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每一次互联网的泡沫,都会有大量的公司加入,尤其是大公司。某一项产品的用户群目前看不是很大,但是一旦成气候,垄断这项产品技术的公司就有了制定“游戏规则”的力量。这个时候再想入局撼动霸主地位,就没那么简单了。有人猜测,Meta此时高调入局,也是想成为在元宇宙领域的下一个苹果,即形成一条长龙式的产业链条,完全掌控元宇宙硬件到元宇宙软件,再到元宇宙生态的所有内容。
按齐泽克的意思来讲,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如果Meta真的占据平台的垄断地位,那将是扎克伯格的元宇宙,而非互联网用户的元宇宙。某种程度上说,元宇宙的用户能够看到的东西,完全由元宇宙的平台方决定。这其实是一笔交易,当我们利用算法时,我们向平台让渡了选择的权利,这无非是多与少的问题。我们已经经历了社交平台上的舆论造势,购物平台上的差异化价格,推荐算法的信息投喂,那么元宇宙,是否也会走上这条道路?我想到的是,在人们还没有找到与算法和谐共处之道的现在,技术概念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找下一个增长点了。
另外,就目前来看,数字化内容的生产并不是一个扁平化的结构。所谓扁平化,就是内容生产必须让大众都有可能参与。这一点可以用抖音、快手等平台来做一个例子:抖音与快手的短视频创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这与一般的视频平台发布的制作精良的视频不同(虽然现在快捷的剪辑工具也在迅猛发展)。元宇宙内容生态的培养,最最需要的其实不是Meta宣讲会当中提到的培训课程,而是一个傻瓜式的创作工具。要实现这种创作工具,最底层的,需要把元宇宙数字内容的格式等规范敲定下来。这一点,各位巨头显然还没有花时间坐下来好好谈谈达成共识,但是以后,如果元宇宙要发展的话,这一些共识是必须的。
最后聊一聊元宇宙与工作环境的结合。我想起吴军博士曾经写过的文字,大概意思是说,一项技术要形成技术革命,必须要能够直接应用在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产业中,也就是曾经的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系统和硅芯片,以及现在已经快转型完成的产业互联网+。如果元宇宙仅仅只是集成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5G、人工智能、传感器等等信息技术的前沿,而不能反过来应用到工业制造和生产当中的话,它最多是一个极端的社交产品或者游戏产品,而非真正的下一个所谓的增长点。当然我们或许有理由认为,在虚拟世界中的开荒,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开荒是类似的。
扎克伯格提供的元宇宙协作的愿景并不很吸引我。他比较强调元宇宙工作的临场感,以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交流,但这不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点。如果仅仅是虚拟的会议室和3维展示,先不说技术上如何去实现(展示者制作演示的时间成本),就展示效果而言,也未必就能够比目前的幻灯片和视频会议要好。看着他展示的那些效果,我仔细想一想背后需要实现的技术,比如说文件在多台设备上的自由传送,演示平台对模型内容的支持,让听众能够拿到可以随意操作的虚拟物体等等。上面这些功能的实现才是真正起到提高展示效率的东西,虚拟的化身和会议室不过是一个可以被其他任何形式替换的平台罢了。
写了那么多,看起来我与很多持怀疑态度的人一样输出了很多关于元宇宙不太乐观的观点。但事实上,无论是技术意义上的还是社会意义上的否定,所指的元宇宙是一个平台化的世界,一个被巨头控制的虚拟帝国。在我看来,元宇宙的健康形态是工具主导而不是平台主导,需要重使用而不是重体验。在未来可能需要大量人机交互的场景中,一副作为工具的AR眼镜会比数不尽的屏幕更有效率,也更经济。而元宇宙的构建者需要一种技术意义上的开放态度,这不是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能够“自由自在”感知一切的开放,而是技术接口的开放,让更多人可以自己为元宇宙设备编写程序、内容、功能,并与社区接轨。
本周书摘:
最近互联网上的一些变化让我觉得又看到了希望,不是元宇宙或者NFT,而是类似人们重新开始做协议,实现双向链接那样的事情。类似人们重新涉及图片压缩格式,并且在Github上释出代码那样的事情。我自己是“过去二十年互联网走了弯路”派成员,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元宇宙里的游戏打工能否帮助第三世界人民,NFT是否会解决艺术品版权和传播问题,都是应用层面的小事。一篇文章引用资料时贴个链接指向源头网页,源头网页收到链接反向做出一个链接指回来,这属于基础建设。基建不同,基建之上构成的互联网世界也不同。反正我个人是很讨厌被封在一个个APP里,那不是互联网。(摘自《槽边往事》,作者和菜头)
无论是在扎克伯格的公开信里,还是他一个多小时的视频演讲中,他对于元宇宙的描述都有意无意地将现实和未来混杂在一起。在充满电脑特效的视频中,他希望人们相信这将是元宇宙居民的所见所感,人们的感官将在元宇宙中被一个个电极和摄像头完美复制。现实和幻想、肉体和灵魂之间的界限,在元宇宙中不再清晰。(摘自 《元宇宙的梦想与现实》,作者苗千)
在后现代世界,符号的第三序列拟象往往会造成一种超真实的气氛,它们比自然发生的现实更加真实。今天的现实本身就是超级现实主义的,政治、社会、历史、经济等全部日常现实都吸收了超级现实主义的仿真维度,我们到处都已经生活在现实的美学幻觉中了。现实胜于虚构的口号现在已经被超越了:不再有生活可以与之对照的虚构。现在是整个现实都转入现实的游戏。“今天,真实的和想象的混在相同的运转的总体中,到处都有美的魅惑:它牵涉到下意识知觉,凭第六感把握的对现实的伪造、蒙太奇、场景……一种肆意的戏拟、一种策略性仿真笼罩着一切事物。”这种复制的结果就是,真实不仅是可以复制的东西,而且是永远已经被复制的东西,即超真实。(摘自 《从现实、模仿现实到超现实》,作者薛巍)
封面截取自《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终》